20日,美團點評在香港掛牌上市,開盤72.9港元,較發行價上漲5.65%,截止收盤,每股報價72.65港元,市值近4000億港元(約合508億美元),從而超越京東(389億美元)、小米(474億美元),成為僅次于BAT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

2010年時,當說起美團,人們對它的認知還僅僅是一個做團購的創業公司。八年后,當這家公司在港股上市,早已無法再用團購網站來定義它的業務范疇。
對于美團來說,其業務側重點不斷變化,從最初兩年的團購開始,2013年-2014年是電影票,2014年-2015年是酒店旅游,2015年-2016年是外賣,之后重心轉向新零售、出行和人工智能等新業務。
“我們不是一個競爭驅動的公司。”美團點評CEO王興在2017年5月接受《財經》采訪時說,美團擴張業務的核心是——我們到底服務什么人?給他們提供什么服務?
八年間,美團涉足的業務超過二十多項,發展了到家、到店、酒旅和出行四條主要業務線,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餓了么、滴滴、攜程、阿里巴巴等明星創業公司和互聯網巨頭都在其間。在那些涉足的領域,美團往往不是第一個試水者,但卻能在對手培育市場之后迅速跟進甚至反超對手。
在中國互聯網圈,王興被認為是一個頗有思考深度的企業家,常常在公開場合引經據典闡述自己在商業上的想法。在他推崇的《有限和無限的游戲》一書中,一個核心的觀點是:有限游戲在邊界內玩,無限游戲卻是在和邊界,也就是和“規則”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
美團的發展之路,或許也可以看成一場不斷打怪升級,拓展邊界的無限游戲。
1
在成立美團前,連續創業者王興折騰了差不多十個項目,都沒什么起色。最后他決定專注在校園SNS上。2005年12月8日,校內網正式上線。后因融資不順,校內網賣給了千橡。2007年,王興和幾個伙伴又一起創建了飯否和海內網,飯否被關后,王興才又搞了美團網。
王興并不是第一個把團購模式搬到國內的。2010年1月,國內第一家團購網站滿座網上線。此后數月,包括美團、拉手、窩窩團、糯米團、聚劃算等在內的千團大戰的主要玩家全都入局了。
2011年11月,中國團購的美國鼻祖Groupon上市,市值一度超過160億美元,成為當年科技公司的第二大IPO交易。很快,這股風在2010年席卷了中國市場,團購網站先后崛起。到2013年底,全國共誕生各種團購網站6246家,“千團大戰”由此而來。
資本隨之蜂擁而至。2011年4月,大眾點評網完成C輪1億美元融資用于團購;5月,窩窩團在行業迅速挖人崛起;拉手網三輪融資共拿到1.6億美元。
在資本的支持下,團購行業瘋狂在線下投放廣告——團寶網全年投放5. 5億元,糯米網投放2億元,大眾點評投放3億到4億元。
美團則沒有在線下廣告上投入太多。這個時期的美團資金花在開發移動端與其他系統,用以減少銷售管理和人力成本。曾被資本坑過的王興對資本的態度比其他人更審慎,他判斷,瘋狂燒錢不理性,難以長久。
市場很快遇冷,團購網站開始過冬。窩窩團裁員,拉手網收縮,后又被舉報財務造假等問題使得上市計劃擱淺,其他團購網站的日子也都不好過。這時,美團網召開城市經理大會,動員反擊,地推員工加班加點爭取商家,迅速反超成為行業第一。
千團大戰在2014年落幕。那時絕大多數團購網站已經關閉,百度全資收購糯米網,騰訊戰略投資大眾點評,美團的競爭對手變成了巨頭。這一年,美團完成2.5億美元的C輪融資,估值在20到30億美元之間。
此后,隨著糯米網逐漸被百度邊緣化,市場上只剩下美團和大眾點評兩家在競爭。在背后資本的推動下,2015年 10月,美團點評正式宣布合并,成為最大的到店餐飲服務平臺,餐飲團購市場的競爭才算告一段落。
2
在美團發展早期,王興就不僅僅想做一個團購的生意,他曾提出一個T型戰略,橫是團購,豎是電影、酒店等垂直行業。 為此,美團做了貓眼電影和美團酒店兩個獨立APP。
開始做酒店業務時,攜程、去哪兒已經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但王興發現,中低端酒店業務是OTA頭部平臺忽視的市場,美團可以用高頻團購業務帶動低頻酒店團購業務。順著這一思路,2014年,美團成立了酒旅事業部,建立了自己的供應鏈團隊。
酒店旅游市場沒有團購市場那么高頻,美團打的是一場長周期戰役,更多看重中長期目標。在這個市場,美團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一度是去哪兒,當時美團扮演的角色更多是防守方—— 2014年底去哪兒發起補貼,美團沒有反應;直到2015年2月發起第二輪攻擊時,美團才開始響應。
去哪兒原本是一個讓美團感到壓力的對手,但出乎意料的是,2015年10月,去哪兒被攜程收購,美團的敵人自己消失了。
此后兩年間,在攜程發展壯大的同時,美團酒旅業務也因找到破局點而開始崛起。2018年的一季度,美團酒店的在線訂單超過了攜程系的總和,將近占到了市場的49%。根據招股書披露,2015年到2017年美團點評到店、酒店及旅游業務營收分別為37.7億、70.2億、108.5億,三年翻了將近3倍。
和酒旅業務相比,外賣的戰役則要來得更激烈一些。2012年,王興就提出團購不等于 O2O,只是O2O中的一種形態,成立了“新產品部”,探索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確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外賣。
2013年12月,美團外賣在美團北京主站測試上線。當時,從上海起家的餓了么已經做了5年,剛完成C輪融資,競爭對手還有易淘食、淘寶點點等。2014年起,美團進入了外賣大戰的戰場,和餓了么展開正面較量。
沒有先發優勢,美團的策略是“一線城市保前三、二線城市爭第一”。美團的投資人、今日資本的創始人徐新后來回憶道,美團扭轉戰局是在2014年夏天。當時美團招了1000個人,培訓一個月,迅速鋪向100個城市。“它下三線很厲害,當時點評輸給它也是在這個速度上慢了。”據她回憶,美團外賣一開始“抄抄抄”,之后1000人迅速在100個城市鋪開,在三四線城市形成壟斷后,再農村包圍城市,和競爭對手打巷戰。
2015年美團進行了組織調整,設立外賣配送事業群和酒店旅游事業群,王慧文和陳亮分別出任兩大事業群的總裁。
2016年1月,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的新公司宣布完成了超過33億美元的融資,背后出現了騰訊的身影,估值一舉超過150億美元。三個月后,餓了么宣布融資12.5億美元,背靠阿里巴巴。算上百度外賣,外賣市場的戰役一度上升到BAT三家的斗爭。
隨著餓了么收購百度外賣,美團和餓了么又在2017年展開了一場焦灼的拉鋸戰,并獲得了階段性勝利。
根據第三方機構Trustdata發布的《2018年Q1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美團外賣獨立APP日活躍用戶數量超過餓了么與百度外賣總和。2018年4月,阿里以95億美元全資并購餓了么。
4
2017年,和餓了么的戰役尚未結束,美團在原有的核心業務外又增加了打車、新零售等業務,這意味著它又給自己找了新的對手。
在美團連接到店場景的拼圖上,出行是必爭的環節,滴滴成了繞不過的勁敵。
2017年2月,美團正式在南京試水打車業務,12月,美團點評再次調整架構,建立了新到店事業群、大零售事業群、酒店旅游事業群以及出行事業部四大業務體系,聚焦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LBS場景,美團點評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七個城市繼續推廣打車業務。
美團的加入使滴滴一統天下的局面開始被打破。今年3月,美團和滴滴在上海展開了補貼戰,巔峰時甚至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為狙擊美團,滴滴專門成立了一個事業部加速組織融合,甚至也做起了外賣。
但美團試水網約車項目也并非完全順利,牌照和監管問題成為制約美團拓展出行業務的現實因素,此外還有高額的補貼壓力。招股書顯示,在今年的前四個月里,僅僅是美團在司機端的補貼就高達9.76億元。
關于網約車業務未來的發展,美團招股書的最新說法是,“通過試點項目,正在評估網約車服務可能為平臺帶來的協同價值。基于目前的市場情況,預期不會進一步拓展此項服務。”
除了尚不確定的出行業務,2017年美團還有一系列新業務浮出水面。美團酒旅事業群推出榛果民宿,發布旅行新品牌美團旅行,餐飲平臺孵化的零售業務成型,在北京望京開出第一家實體店掌魚生鮮,美團旗下基金還投資了社區生鮮品牌康品匯……
美團在新零售業務上的拓展將不可避免地遭遇阿里巴巴,在美團目前遇到的競爭對手中,巨頭阿里無疑是最具挑戰性的一個。事實上,在阿里今年4月收購餓了么之后,兩者在全零售上的戰爭就已經打響了。
餓了么并入阿里生態后,除了繼續提供送餐服務外,還將給淘寶、天貓、盒馬鮮生等零售商提供即時物流服務,提供日用品的一站式外送,這與美團要成為服務電商平臺的規劃不謀而合。餓了么創始人兼CEO張旭豪在今年4月接受采訪時也曾表示,下一階段的戰爭,不是外賣的戰爭,甚至不是餐飲的戰爭,而是“全零售之戰”,這場戰爭將由阿里直面美團。
回頭看,美團一直都有成為巨頭的雄心。
王興曾公開表示,美團有機會成為和A、T一個量級的公司,“因為我們創造的價值足夠多,餐飲、旅游、到店綜合品類每個領域都可以值幾百億美元”。上市之后,按照王興的計劃,美團點評將要對標亞馬遜,成為一個Food+Platform的超級平臺,覆蓋從線上到線下的整個消費周期。
而美團和阿里此前的恩怨也為這兩者間的爭斗增添了戲劇色彩。
阿里曾是美團的早期投資人,但在2015年美團和騰訊投資的大眾點評合并之后,騰訊就成了美團的最大靠山。騰訊目前是美團最大股東,總持股比例為20.1363%。這自然招致了阿里的不滿。
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美團點評戰略副總裁陳少暉曾表示,“美團現在有足夠的機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平臺,但這對阿里巴巴來說估計不是什么好事”。
阿里巴巴沒有對The Information作出回應。不過在今年8月,阿里在財報中披露,設立了一家控股公司作為本地生活服務的旗艦公司。這家公司持有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并已獲得超過30億美元投資承諾。屆時,餓了么的外賣服務和口碑的到店消費將形成更緊密的協同,此舉可以說是直接瞄準了美團。
在阿里這種體量的巨頭攻勢之下,美團幾乎做什么都能贏的慣性還能保持下去嗎?這是上市之后的美團不得不認真考慮的問題。
今天凌晨3點,王興在飯否寫道,“我不祝你一帆風順,我祝你乘風破浪”。在新的競爭格局下,屬于美團的故事未完待續。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