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1 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 optics.org 報道,東芝歐洲劍橋研究實驗室在近日宣布,首次將量子加密通信的范圍擴展到 600 公里,為世界最長級別,這一突破將使全球大城市之間長距離量子加密通信成為可能,為未來構建量子互聯網奠定基礎。

東芝的研究團隊引入了一種新的“雙波段”穩定技術,發送兩個不同波長的光參考信號,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長光纖上的相位波動。第一個波長用于抵消快速變化的波動,而第二個波長與光量子位的波長相同,用于相位的微調。東芝的研究團隊發現即使在通過 100 公里的光纖傳播之后,也可以將量子信號的光學相位保持在波長的幾分之一以內,精度可達 10 納米。

東芝歐洲量子技術部負責人 Andrew Shields 表示,“近年來,長距離量子密鑰分發(QKD) 已被用于保護城域網。這一最新進展擴展了量子通信的最大跨度,從而可以連接不同國家的城市和大陸,而不必通過受信任的中間節點,我們可以通過此技術建立一個全球量子安全通信網絡。”

東芝表示隨著此項量子加密通信范圍擴寬技術的成功,東芝愿意進一步快速擴展其量子業務,建立一個量子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安全通信。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