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三大運營商接連表態,表示“10月1日前取消漫游費”。今年10月起,在我國存在23年的國內“漫游費”將退出歷史舞臺。
這一重要民生舉措雖然比歐盟稍微晚了一些,但與很多國家相比,運營商的這一讓利行為已經值得點贊了。

我國的國內漫游費是指國內各地區的漫游費,與歐盟、美國等有所不同,歐盟是指區域內各個國家間的國際漫游費,而美國則是指不同電信運營商間的跨網漫游費。
在取消電信漫游費的道路上,歐盟國家走在了世界前列。
歐盟:今年6月15日起,取消手機漫游費
歐盟的“漫游費”是指“28個成員國之間的移動漫游費”。在歐盟,28個成員國國土面積都不大,一開始各國國內就沒有我國各省(區、市)之間的這種“漫游費”,移動漫游費多指發生在歐盟范圍內的跨國漫游收費,資費水平往往是國內移動通話費用的數倍。
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高昂漫游費早就讓消費者怨聲載道。一些民間組織除了抱怨之外,也做了實質性的費用合理性研究,觸動到官方。
2000年,歐盟官方進行了調查,并開始了降資費的努力。一場持久戰打響了。一開始歐盟官方督促運營商自覺降價,畢竟市場化行為更好,可卻沒有什么效果。
失去了耐心的歐盟委員會動起了真格,于2007年公布了限價措施,在第一年里歐盟移動電話用戶在其它成員國撥打電話不高于0.49歐元/分鐘,接聽電話不高于0.24歐元/分鐘,第二年、第三年繼續下降,在此之前原有的漫游費平均每分鐘有1歐元之多。
2007年的限價只是個開始,最終的目標是最后整體取消漫游費,于是,歐盟一直在運用各種政策推動,到現在有了最好的結果。
今年2月,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達成一致意見,將從今年6月15日起取消歐盟境內的手機漫游費。
歐盟從2007年開啟的取消漫游費行動,在歷經十年之后終于修成正果,6月15日后,只要在歐盟境內,無論是用手機打電話、發短信,還是上網,都將是統一價。
本地通話費用將下調至每分鐘3.2歐分(約合人民幣0.23元),短信費用下調至每條1歐分(約合人民幣0.073元),上網的流量費用也將逐步下調。對于超出套餐外的流量費用也將會采取封頂的做法,最高不超過50歐元。
目前來說,在6月15日前還是需要支付漫游費,每分鐘通話和每兆上網流量按5歐分(約合人民幣0.36元)額外計算,短信每條額外加收2歐分(約合人民幣0.15元)。
十年的爭取,無疑是個漫長的過程。從2000年展開官方調查,到2007年限價再到如今通過投票,歐盟官方的努力至關重要。
可以看出,取消漫游費光想靠市場確實不行,得靠強制力量。
日本:國內沒有漫游費
在日本國內無論在什么地方,使用都是接聽免費,也沒有漫游費。
日本通話費用和流量費用都是用戶非常關注的兩個部分,所有運營商對日本國內語音漫游和數據漫游都不收取漫游費,其實單純的手機每分鐘的通話費并不便宜,但是套餐的種類繁多,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常打電話的人可以選擇包月話費套餐,常使用網絡的人可以參加無線上網套餐。
有的運營商還推出家族共享流量的套餐,撥打與自己相同運營商的電話免費的優惠,也有撥打日本國內任何電話都免費的套餐,學生有三年的免月租的優惠,同一家庭使用相同的運營商手機,有家族優惠等等。
但是日本的國際漫游費是比較貴的,語音資費基本上比國內平均語音資費高2.7倍左右,而且接聽是不免費的,數據漫游的費用也不低。
日本大多數私人手機每個月的花費在300到600元人民幣,占平均收入的1%左右,因為使用移動網絡的日本用戶都是使用自己簽約的手機網絡或者使用購買上網卡。
所以來過日本的外國游客普遍抱怨,日本的公共免費網絡不發達,許多餐廳、商場也沒有好用的免費Wifi,這兩年日本政府為了大力發展旅游業開始著力建設公共網絡環境。還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召開前將高速通訊的第五代移動通訊系統5G投入商用。
美國:免收國內漫游費運營商之間有互免協議
美國的“漫游費”是指“不同電信企業間的跨網漫游費”。
在美國,全國全網同價,在同一家電信企業網絡覆蓋范圍之內,不論是否跨州,都不需要支付漫游費用。
用戶在所購買的服務商網絡信號以外的地方使用手機才發生跨網移動漫游。
美國電信企業通過簽署互免協議取消移動漫游費。美國國土面積與我國相當,電信企業缺乏實力建立全國性的基礎網絡,多數電信企業只擁有本地網絡或者是某幾個州的網絡。
各移動運營商之間大多簽署移動漫游互免協議,用戶一旦超過了信號服務區,自動轉到另外一家運營商的網絡上。
目前,美國的主要移動運營商Verizon、T-Mobile、AT&T、Sprint的資費方案中,均已取消國內漫游費。
雖然在美國運營商不收取漫游費,但是資費價格較高;以Verizon提供的最低月租套餐和捆綁iPhone6s為例,兩年合約期下來大概要花費1700美元左右。
印度:尚未全面取消漫游費
在印度,“漫游費”是指“各個電信服務區之間的漫游費”。
印度政府按照各邦行政區劃分為22個電信服務區,部分邦擁有一個以上電信服務區,也有幾個邦共同組成一個電信服務區的情況。電信企業如果希望在某個服務區提供移動通信服務,必須取得該服務區的牌照。
由于印度電信企業的網絡并非都是全國覆蓋,當用戶離開自己所在的電信服務區后就需要為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額外支付漫游費。
印度政府持續下調移動漫游費上限,推動漫游資費大幅下降。
印度政府早在2012年6月發布的《國家電信政策》中稱于2013年取消國內漫游,雖然漫游費未能如期取消,但是印度政府多次發布《國家電信政策》,不斷降低移動漫游資費上限,致力于最終取消漫游費用。
2015年4月印度電信管理局(TRAI)發布了最新的移動漫游費調整方案,最高降幅達75%。
上限調整后,印度最大的國有電信企業BNSL于2015年6月15日全面取消漫游費,其他移動運營商,如信實通信、Tata DoCoMo、巴帝電信、沃達豐和Idea Cellular都紛紛下調了各自的漫游資費。
總結:取消國內漫游費已成為全球的一個大趨勢,在這一趨勢下,中國與歐盟無疑走在了世界前列。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