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消息 根據韓國媒體 BusinessKorea 消息,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于 3 月 3 日宣布了一種柔性溫差發電元件。這項發明是由 Kim Jin-sang 博士領導的小組開發的,可以利用體溫進行發電。該產品使用海綿狀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半導體熱電裝置制成,用于阻隔熱量,有望提高智能穿戴設備的續航時間。

大多數溫差熱電元件使用陶瓷基板來阻隔熱量,因此產品難易彎曲。然而這種柔性裝置并不使用陶瓷基板,而是將其替換為柔性聚合材料包裹住熱電半導體,使之容易彎曲。
此前的柔性發電材料使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但其隔熱效果并不如陶瓷,會導致兩側的半導體溫差降低,影響發電效果。該研發團隊將液態有機硅化合物傾倒在方糖塊上,并等待液態有機硅滲入其中并固化,然后將整體材料放置于水中融化糖,這樣就得到了海綿狀的有機硅膠,其隔熱能力提升了 50% 以上。該材料制作的框架用于支撐熱電元件,同時保障了柔韌性以及發電性能。
據悉,此種柔性熱電材料發電效率比現有技術提高了 20% 以上,該團隊用這種技術成功制作了體溫發電 LED 燈。韓國的研究小組表示,“這種海綿狀硅膠材料制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接近商用的陶瓷溫差發電元件的水平。未來的智能手環如果使用足夠數量的熱電元件,有可能實現無限續航,不需要額外進行充電。”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