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鴻海收購日本老牌家電企業夏普(聚合閱讀)的新聞本周鬧得沸沸揚揚。甚至有人悲觀的認為夏普被收購后會失去日本企業的靈魂,不僅會出現品牌市場的雙雙倒退,甚至有逐漸淪為2流甚至3流品牌的可能。
但如果仔細閱讀夏普董事會對外發布的公告之后就會發現,這種觀點其實只是杞人憂天。

根據夏普25日發布的對外公告,夏普將以“第三方定向增發”方式接受鴻海4890億日元的資金注入。夏普在公告中明確指出了這筆資金的計劃用途以及前提條件。這其實是被很多人都忽視了地方。
簡單的說,夏普對鴻海提出了5個要求:1、夏普品牌不會消失。2、夏普的獨立性不會受到影響,包括經營的獨立性、整體的獨立性。3、維持雇用員工;4、保持品牌價值和對客戶的重視;5、保持夏普的核心技術不外流。
夏普在獲得4890億日元后,最大的一項支出將是2000億日元對OLED(聚合閱讀)事業的投資。其次分別是1000億日元用于液晶業務的優化,450億日元用于對消費電子產品公司的投資、研發和市場費用支持。此外能源業務、電子元器件業務和商用業務也將分別獲得100億日元、120億日元和500億日元的投資;剩余的372.76億日元則計劃用來償還公司普通債和進行品牌宣傳等項目的支出。
雖然夏普目前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的十代線液晶面板技術,以及LTPS低溫多晶硅和高性能IGZO液晶面板的技術,但新的計劃中最大一筆支出卻用在對未來OLED技術的投資上。考慮到之前有傳聞稱蘋果將在iPhone7上放棄LCD改用OLED面板,以及鴻海在iPhone代工業務上的巨大需求,這項2000億日元的投資對夏普未來業績而言顯然是個重大利好消息,對于一直只拿著3%超低利潤率的富士康而言,也能看到未來利潤率提升的預期。
夏普的第二大支出1000億日元則會用來強化現有液晶業務,包括面向以中型液晶領域為中心的高精細化?良品率改善等投資及其他增產及合理化投資等。考慮到夏普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優勢,再引入鴻海在經營上的靈活度和高效率,液晶業務就算短期內依然不會扭虧,至少也會大幅縮減虧損的額度,這點在之前鴻海和夏普共同運營的堺工廠上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
至于中國消費者所熟悉的夏普,其實是指夏普的消費電子業務,也會有450億日元的預算用于“開發投資及設備投資,針對新興國家擴大事業規模開發投資及設備投資”。
至于在公告書提到的最后一項372.76億日元的計劃支出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下面這段文字“以日本及亞洲、中國為中心,面向重點地區的品牌價值的提高所需的宣傳投資、面向新規亊業領域的擴大所需的要素技術開發和基礎研究的經費”。
夏普董事會雖然還沒有明確指明將分配對372.76億日元中的多少份額用于這項部署,但重點提到了要以中國為中心進一步強化品牌價值的宣傳,以及面向新事業的研究經費的投入。這也體現了企業著眼未來,實現長久發展的目標,并沒有因為被并購而放棄自己的職責。
從夏普以往公開的財報數據看,中國在最近兩年已經成為其全球市場增速最大來源地:2012年,夏普中國事業占海外事業比重為45.4%,2013年升至52.1%,2014年更是高達62.8%。在夏普美洲和歐洲區事業連續下滑的同時,夏普中國兩年間分別取得了38.5%和23.3%的高增長。雖然夏普總公司遇到了財務上的困難,但對于處于上升期的中國業務來說,鴻海注入資金只會對現有業務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所以我們完全沒有理由擔憂鴻海并購夏普后這家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的品牌會變味、走形。鴻海投入巨資拿下夏普也絕不會是為了搞臭這個已有百年積累的品牌。保持品牌最核心的價值所在,并且在未來新的領域創造更多的價值,這才是鴻海收購夏普后最愿意看到的結果。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