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少智能產品還停留在為智能而智能,有時甚至讓用戶更麻煩。”近日,在“創新無界,因愛有度——智能家電熱潮下的冷思考”沙龍對話中,方太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表示,智能創新的標準一定要有價值,恰到好處,為用戶提供“剛好”的一種功能,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比如隨手關燈,本來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變成要掏出手機、找到APP、翻到那一頁點一下,四五個動作代替原來一個動作,造成很大的困惑。”
有度才有價值,茅忠群認為,當前困擾中國經濟增長和社會民生福祉改善的除了創新不足外,還有在一些領域創新過度的問題。“尤其是一些企業創新,為了求新而新,為了智能而智能,一些看上去的創新,于民眾實際生活并無大多益處,相反還制造了不少麻煩。”
有度有愛的創新,應當成為企業社會創新的標準方向。基于當前智能家電熱潮的整個行業和創新環境,如何衡量創新是否“有度”,恰到好處?茅忠群給出了三個維度的解讀,一是創新要讓產品與用戶相處有度,電器不應該成為廚房里的主角,用戶才是廚房里唯一的主角;
二是創新要讓產品與空間相融有度,尤其是廚電產品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是廚房空間的一部分,也是家居空間的一部分;
三是創新要讓產品與自然相諧有度,保護自然環境是企業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
近兩年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其特征之一就是以創新帶動經濟增長。創新與品質,成了當前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鍵詞。茅忠群認為,“好產品必須依靠創新,品質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而創新和品質的最大源泉就是儒家文化中的仁愛之心,是良知。離開良知,創新可能走上危害社會的歪路;離開良知,品質也難以得到真正的敬畏。”
在茅忠群看來,在當前創新性社會里,企業要大膽創新,但同時也要避免過度創新,創新不能重“面子”而沒有“里子”,不能為求新而新,為了智能而智能。如果新的產品比舊的使用起來反而麻煩,成本更高,壽命更短,那么這并非是社會所需要的創新。
他以自己從事的廚電行業舉例說,當用戶在廚房里專心致志地烹飪時,最好的智能廚電不會不斷地刷存在感來“打擾”用戶,而是把自己“隱藏”起來,屬于自己的本分則會全力以赴,讓用戶盡情地享受烹飪的樂趣,不被油煙打擾。
“創新要深入洞悉用戶的價值和消費心理,洞察社會進步的需求。”茅忠群認為,有度創新是當前創新型社會對創新的更高要求,不僅在技術上有更高的標準,而是要建立在對用戶的仁愛和對社會的責任之上。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