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數字化方面漸至佳境,不過,半導體行業在2019年或將降溫。據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鄧雅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預計2019年整個半導體行業收入增速將從預期的7.2%降至2.8%。
“從全球范圍來看,企業數字化程度相較過去已有很大變化,企業CIO需要為數字化打下新的基礎。”1月24日,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內的采訪時,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陳勇表示,2019年,企業數字化成熟度已經達到爆發點。
該結論來源于Gartner最新發布的《2019年度首席信息官議程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覆蓋3102位企業CIO、89個國家,代表15萬億美元收入及2840億美元IT支出。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企業的工作重點方面,數字化首次與業績增長齊頭并進,均以22%的占比成為企業的重中之重。預算方面,預計2019年企業IT支出增長為2.9%,與2018年度的3%持平。不過其中,亞太區將成為增速最快的區域,2019年IT支出增長預計達到3.5%。
企業數字化方面漸至佳境,不過,半導體行業在2019年或將降溫。據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鄧雅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Gartner已經將2018年全年半導體行業整體收入,從三季度數據公布時的4810億美元下調至四季度數據公布后的4770億美元,增長率從14.4%下調至13.4%。預計2019年,整個半導體行業收入增速將從預期的7.2%降至2.8%。
“中美貿易戰對行業確實存在影響,但現在看來影響較低,市場降溫的主因還是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預計2019年DRAM收入會下滑得很快。”鄧雅君直言。
數字化日漸成熟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步入數字化的成熟階段。
陳勇介紹稱,如果將企業數字化分為初始與成熟兩大階段,其中初始階段為毫無數字化能力、計劃進行數字化改造、進行數字化系統設計及完成交付四個小環節,成熟階段分為拓展和優化數字化能力兩個小環節,那么越來越多的企業數字化成熟度正達到爆發點。
“2018年,有17%的企業達到成熟階段,預計這一數字在2019年會達到33%。”陳勇表示,“成熟的企業數量一年內有望翻番。”而這樣的數字化變革進行時,必然伴隨著商業模式、客戶中心、管理方式及技術本身四大變化。
報告顯示,49%的企業CIO認為,自身企業正在經歷商業模式改變的過程,而40%的CIO認為其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來自消費者。由于消費者有了新的需求,企業希望通過數字化手段與消費者交流,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因而倒逼了數字化轉型。
正是來源于消費者的驅動力,也使企業的數字化必然以客戶為中心。陳勇介紹稱,如果將企業數字化程度分為優秀、一般與較差三個狀態,89%的優秀企業會通過數字化投資回報率(ROI of digital)指標來衡量與評估自身的數字化能力,而這些優秀企業會采取更多的數字化手段吸引客戶,從而達成更優的投資回報效果。
在吸引用戶的數字化手段方面,分為前臺與后臺措施。其中,前臺措施包括簡化消費者反饋流程、根據消費者指標進行管理、自動推薦等,后臺方面則可使用數字化節省服務成本、實現個性化交付、以全渠道及消費者旅行地圖等方式吸引客戶。
管理方式方面,企業數字化轉型意味著:過去的項目化管理思路需要轉變為產品管理思路。陳勇介紹稱,目前已有75%的優秀企業按照產品規劃方式來規劃數字化解決方案。
所謂項目化管理,意味著從立項、咨詢用戶需求、根據需求涉及系統、系統交付給客戶到最終上線,是整個項目的周期,系統上線之后項目即告結束。然而,產品管理意味著管理團隊存在于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全生命周期,“這是由于當前數字化產品迭代速度極快,幾乎半個月甚至每周都要迭代一次,因此項目上線并不是結束,還需要進行持續維護。”
這也就意味著,未來IT企業將與具體業務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IT企業將與客戶更加親密,他們更加了解客戶需求,也會更加敏捷。”陳勇表示。
在技術層,企業的數字化變革意味著新技術的應用。“2015年,只有10%的企業已經使用或短期內將使用人工智能技術,然而到2019年,預計將有37%的企業已經或短期內將使用該技術,增速達到270%。”陳勇分析稱,“有40%的企業認為,AI是未來極具顛覆性的技術。”
半導體行業遇冷
企業數字化升溫的同時,半導體行業則將持續降溫。
在鄧雅君看來,行業降溫的主要影響來自于DRAM,它占據當前半導體市場約22%的市場規模。2018年,DRAM市場營收大約會下降30億美元,而在2019年則將急速下跌210億美元。
這也就意味著,在2018年全年助推半導體行業增長的存儲芯片市場,2019年將成為拖累整個行業的“黑洞”。根據Gartner方面的數據,2018年全行業營收增速為13.4%,刨除存儲芯片增速僅為7.2%,然而到了2019年,預計全行業同比增速僅為2.6%,但刨除存儲芯片表現,行業將實現4.9%的增速。
從具體應用角度來看,服務器市場在2019年的收入將下跌60億美元,跌幅排名居首。“因為服務器中使用存儲芯片的量很大,盡管存儲需求仍會增加,但需求增長的速度無法跑贏存儲芯片跌價的速度。”鄧雅君分析稱。
智能手機芯片市場的下跌則緊隨服務器之后,下跌金額居于55億美元至60億美元之間。其次為PC芯片市場,預計明年收入將下跌接近3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鄧雅君指出,汽車電子和工業芯片2018年在半導體市場中的整體應用占比有限,分別為9%和9.9%,不過,至2022年,工業芯片市場份額將達到13.1%,汽車電子芯片將達到11.9%,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1.5%和10.4%。與之相比,應用于電腦、智能手機芯片的年復合增長率僅為1.8%和2.0%。
這或許意味著新的機會。“從長期趨勢而言,兩者的增長趨勢是樂觀的。”鄧雅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