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成為國家戰略急需的新工科專業,近幾年已在全國300多所高校全面鋪開,但AI教學經驗、教材、實踐平臺稀缺等問題制約著高校開設AI相關專業與課程,導致人才知識體系與人才結構無法適應產業結構調整需求,打造“產學研用”新生態勢在必行。
7月31日,遙想“花堤靄藹,北運滔滔,巍巍學府北洋高”的盛景,來自全國16個省份、28所學校、35名老師齊聚天津大學,開始為期兩天的AI學習之旅。
本次活動是「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飛槳暑期高校行」的第五站,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共同主辦,百度公司與清華大學出版社協辦。在這一站活動中,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教師將共同完成從AI基礎理論到實踐操作的多個學習內容,探討AI教學新模式。

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天津站
啟動儀式現場,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副主任喻梅、百度飛槳生態運營負責人周奇等嘉賓出席儀式,并分別致辭。
喻梅教授在代表校方致辭時表示,高質量人才是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關鍵,如何培養并向社會輸送更多優質、專業、高水平的人才,是高校AI教學的重要命題。同時她肯定了此次百度與天津大學合作的重要性,對破解高校人才培養制約點意義重大。本次與百度的聯合培訓,將幫助各位老師對人工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和工具有全景式的了解。

天津大學喻梅教授
與以往高校深度學習師資培訓不同,本次「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培訓·飛槳暑期高校行」系列培訓采用“本校教師+百度工程師”的教學方式,從理論和實操兩方面更好地提升高校教師們的AI水平。

天津大學潘剛副教授
在為期兩天的授課中,來自天津大學的副教授潘剛將作為主講老師,講授人工智能理論與實踐相關課程。內容設計采用理論講解搭配項目實戰,每一模塊理論知識將會搭配有趣有料的案例,例如通過「波士頓房價預測項目」實踐去理解人工智能理論;將深度學習與「青春有你3數據爬取與分析」項目融合;基于LSTM 的動漫評論情感分類解決分類問題;通過卷積神經網絡實現垃圾分類,人工智能讓生活更環保。
本次培訓還將邀請百度工程師前來現場詳解 PaddleHub、調優分享以及企業實踐經驗,指導學員們更好地學習和使用飛槳,在AI開發、部署等實踐應用中有所收獲。在全部課程結束后,還將為考評合格的學員頒發“全國高校人工智能系列課程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以示鼓勵。
截止目前,百度已舉辦十余期高校師資培訓班,培養了近600所高校的2000多名老師,支持200多所高校開設AI學分課。據了解,本次「2021全國人工智能師資暑期培訓班」還將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廈門大學、重慶大學等高校,與高校教師開啟AI“大航海”之旅。
百度持續加碼AI復合型人才培養,將依托我國首個自主研發、功能豐富、開源開放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飛槳(PaddlePaddle),根據《AI人才產教融合培養方案》,從內容、專項合作、服務層面展開產學研實踐。內容層面,百度將聯合高校出版套系教材、系列課程,同時開放百度及生態合作伙伴輸出的產業級案例與數據集,夯實內容基礎;服務層面,百度將提供多項服務,包含師資培訓、AI Studio教學平臺、算力支持等六大項體系化支持;此外,百度還與高校達成多類專項合作,以滿足高校AI教學與實踐中的多元化需求。

AI人才產教融合培養方案
在人工智能突飛猛進的發展風口,人才是AI時代產業升級和革命的核心動力。百度以技術為信仰的同時,更加注重尖端人才的培養和支持。百度一直積極布局“人工智能+X”復合型人才培養生態,開創出與政府、企業、高校聯合培養AI人才的新模式,目前已培養超過100萬AI技術和產業人才,計劃未來五年還將培養500萬AI人才。百度將繼續加碼人工智能人才建設,不斷整合多方資源構建開源開放生態,為人工智能領域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