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大運營商2014年的財報陸續出爐。外受OTT沖擊,內受營改增、網間結算調整等政策拖累,處于內憂外患的運營商在營收和利潤方面都開始嚴重萎縮,高增長時代已一去不回。

據工信部統計數據,2014年電信業務收入完成11541.1億元,2013年為11689.1億元,按可比口徑測算同比增長3.6%。其中,“按可比口徑測算”即剔除“營改增”因素后的數據對比。如不剔除該因素,2014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實際同比下降1.3%。
具體業績方面,中國移動去年營收6414.48億元,同比增長1.8%;中國聯通去年營收2846.81億元,同比下滑3.5%;中國電信去年營收3243.94億元,同比增長0.9%。
三家總營收約為12505億元,與2013年相比,2014年三大運營商營收增幅放緩,中國聯通甚至出現營收負增長。而這或只是開始,工信部的最新報告顯示,2月,三大運營商收入增長繼續呈下滑趨勢。
對于這樣的成績單,三家運營商均將原因歸結于2014年的營改增、網間結算等政策以及營銷費用壓降等影響。另一方面,受到OTT的激烈競爭,運營商也逐漸被管道化。整個2014年,對三家運營商可以說是內憂外患的一年。

去年,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凈利潤分別是1904.05億元、120.6億元、176.8億元,合計凈利潤約1391億元。其中,中國聯通凈利潤的增幅是最高的,凈利潤120.6億元,同比增長15.8%。不過,其營收繼續疲軟,是三家中惟一同比下滑的。中國電信凈利潤增長僅0.8%;2013年為17.4%。而在三家凈利潤對比中,中國移動下降最多,其凈利潤為1094.05億元,同比下降10.2%。
按日均來算,三家日均賺3.8億元,低于2013年的日賺4.34億元,總體盈利能力呈逐漸下降趨勢。
去年,行業政策頻頻出臺:“營改增”正式實施,電信運營商短期收入受壓;營銷成本壓降;電信資費實施市場調節價;新增骨干直聯點全部開通,網間互聯架構的頂層設計得到完善。從行業方面看:4G商用,導致運營商業務結構進一步改變,重心愈加向流量經營轉移。以上種種是導致利潤增幅驟減的最大原因。

去年,行業發展對語音業務的依賴大幅減弱,非語音業務收入占比由上年的53.2%提高至58.2%。在移動電話用戶增速明顯放緩和互聯網應用對語音和短信業務的替代雙重影響下,全國移動電話去話通話時長29270.1億分鐘,同比增長僅1%,比上年增速下降4個百分點。移動短信業務量和收入降幅均超過10%。去年,全國移動短信業務量7630.5億條,同比下降14.4%。
具體到三家運營商方面,中國電信語音業務收入占比不到30%;中國聯通語音業務占比不到40%。實際上,從2011年開始,移動業務中非語音業務收入占比已高達48.7%,2012年非語音業務已經超過了50%;中國移動到2014年語音收入仍近50%,但同比下降13.1%。從收入構成、用戶規模以及ARPU值來看都還停留在2G時代。中國移動還處于語音向數據業務轉型的陣痛中。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