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盛世危言,小米的真的會一路迅猛增長發展下去嗎?答案顯然不是,任何企業都無法避免興衰成敗的周期率。智能手機江湖一直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只有諾基亞維持的時間略長一些,三星沒有擺脫這樣的規律,小米更是要小心。
三星終于明白了很多,宣布要做出更多的變革以應對挑戰,而與三星的落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米的持續火爆。據說小米的銷售額直追格力,電商之賭已進入決定輸贏的時刻,甚至有人放出了用戶10億銷售額萬億的大衛星。
盛世危言,小米的真的會一路迅猛增長發展下去嗎?答案顯然不是,任何企業都無法避免興衰成敗的周期率。智能手機江湖一直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只有諾基亞維持的時間略長一些,三星沒有擺脫這樣的規律,小米更是要小心。
成長煩惱,小米手機已經瀕臨極限
小米手機無疑是成功的,也是國內企業中第一個利用粉絲經濟的典范,但事物都有兩面,成長太快往往也是快速衰落的前奏。
1、小米手機的銷售雖然增長很快,但國內市場的增長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將快速放緩,主要是因為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的市場爭奪與國內手機整體出貨量的減少造成的。
2、面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銷量,小米的資金鏈會出現大的問題,資金周轉的風險極大,只要遇到短暫的市場滯銷就會造成嚴重的財務問題,這也是雙11小米大幅降價促銷的真正原因。
3、在競爭對手的打擊下,小米手機更加明顯的向低端靠攏,中端市場正在喪失殆盡,高端市場毫無建樹。這樣,即便有出貨量的增長,但公司的整體贏利水平會被大幅稀釋,即便與競爭殘酷的格力電器相比,手機未來的利潤率都會相形見絀。
4、因為單價的下降,使營業額的增長帶不來足夠的利潤增長,企業的研發能力將受到極大制約,將嚴重影響未來的創新。
5、小米手機在國內的未來增長空間十分有限,開發國外市場的成果關系企業的成敗,但與華為、中興以及收購了摩托羅拉的聯想等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小米的國外市場并不占有優勢,而且國外市場的銷售中小米還欠缺國內最強大的粉絲基礎。

三星的錯誤,小米也都在重蹈覆轍
諾基亞手機衰落之后,HTC首先遭遇了成長危機,接下來就是三星,而導致三星危機的大多數問題中,小米實際上也存在,甚至一旦爆發的時候后果更嚴重。
1、三星的產品線太長,即便在手機上,三星也拋棄了三星手機幾年前的整合路線,太多資源的浪費和市場營銷上的不專注,給了對手以發展的機會。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簡單的認為是蘋果發動了一場打擊對手的“星球大戰”,拓展了手機產品線的蘋果成功的將對手們原來賴以成功的模式拉到了溝里。小米也不例外,隨著單一產品的小米手機的成功,系列化的多產品上市,讓小米開始走向了諾基亞的產品陷阱。
2、三星手機的成功是以其品牌成功為龍頭的,更是抓住了中國移動3G時代終端缺乏的機遇,小米的品牌塑造也很成功,但小米卻在近來不斷的為了銷量而毀壞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看出,現在國內米粉的力量不僅沒有增強,而是在削弱,更多的人買小米手機僅僅是為了低價。
3、小米公司的整個產品線也在不斷擴張,越來越像三星帝國的發展思路,雖然各個產品之間有一定的協同作用,但作用卻不會很大。我們看到,買了小米手機的人并不一定要買個小米路由器,更不一定會買一臺小米電視。數據也顯示,小米路由市場占有率并不高,而包括盒子在內的智能電視相關產品更是遭遇了政策阻礙。
4、三星雖然遭遇了危機,但畢竟是關系韓國國運的命脈企業,政府與國民的另眼相看會帶來堅挺的動力支援,更重要的是,三星在芯片、屏幕等等一系列的核心產品上都具有非常強的研發與生產能力,小米在這方面不可同日而語。一旦有風吹草動,小米比三星更加弱不禁風。
對手對小米的殺傷力遠遠超過三星
市場競爭是無時不刻不存在的,競爭對手的行動顯然影響極大,三星與小米都面臨幾乎同樣的對手,而小米因為產品線和市場局限性,對手的影響會更大。
1、華為手機已經成為了小米頭號對手,而2014年華為推出的幾款手機都在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人認為性價比已經超越小米。特別是在中高端手機方面,華為的手機已經在和三星叫板,有一款明星機已經斷貨很久,而這些曾經是小米饑餓營銷的光榮歷史。
2、聯想收購了摩托羅拉手機,必然會在手機、平板及變形筆記本等方面展開新一輪的發力,而即將成立的互聯網公司更是對準了小米在互聯網營銷優勢,這幾乎是向小米的全產品線宣戰。比如,百度與聯想合作推出路由器,這都會給小米的產品造成沖擊。
3、小米這幾年一直是互聯網硬件公司,內容方面欠缺很多,所以請來陳主編,并入股了愛奇藝,但同時也入股優酷土豆,其戰略是分一杯羹的意圖明顯,并未著手建立自己的內容。這樣做,可以避免樂視最近面臨的尷尬,但腳踩兩只船的方式實際非常危險,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小米應如何避免危機的發生?
小米無愧于中國當代最成功的互聯網硬件公司,在短短幾年之內便完成了如此成功的智能終端布局,其成功的經驗已經被各方學習,未來的路雖然會遭遇危險,但并不是不能基業長青。
小米想要可持續的一直健康發展下去,至少有幾個問題需要重視和解決:
1、不要再急功近利了,適當的放慢發展腳步。慢下來并不是失敗,相反卻是成功,不要太相信快魚吃慢魚。跑得太快容易跑偏,當領先大部隊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控制節奏,更穩定的向前。
2、對于高增長的公司來講,必須高度重視現金流,不要盲目相信融資能力。當你有錢的時候,誰都想把錢借給你;當你沒錢的時候,朋友也會遠離你。控制風險是像小米這樣的公司現在最重大的任務。
3、適當減少產品線,而不是繼續擴張,不要等到遇到危機的時候再想到收縮。那個當年只生產一種手機的小米才是最優秀的小米。
4、小米應該與國內BAT三強達成某種形式的聯盟關系,通過自己的硬件與粉絲資源力量穩固市場根基。優勢互補才是小米與其他互聯網巨頭們共同生存之道,也是應對可能的危機的最好方式。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