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2月2日宣布和高通達成專利授權協議,將為3G和4G手機向高通支付專利授權費。自此,上半年沸沸揚揚的高通反壟斷調查案及后續授權費問題,離正式收尾又進了一步。業界普遍認為,該協議對小米而言將是利好,尤其是對于該公司國際化的進程大有裨益。

在此之前,華為、TCL及中興都已和高通完成了專利授權協議,無論從行業趨勢還是從自身角度來看,小米都有必要加入到此行列中。小米此前曾因拒交專利費而頗受業界負面評議,本次和高通達成協議,對小米的品牌形象的提升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小米最需要拓展國外新興市場的時候,高通的專利授權,能夠為其掃清通信專利方面的障礙。
眾所周知,2015年的小米不好過,國內手機市場的漸趨飽和、競爭對手們的日益強大、小米Note折戟高端市場,還有懸在頭上的8000萬銷量目標,都讓小米倍感壓力。微利多銷的盈利模式讓小米不得不疲于擴充產品線,緩解手機業務方面的壓力,所以我們看到小米今年不斷發布手機以外的產品。另外一條路,就是拓寬市場,進軍海外,但是這條路要面臨很棘手的專利問題。此前在印度市場和愛立信的專利糾紛小米肯定不想碰上第二次,而拓展國際市場又免不了專利框架更為嚴格的歐美,在過去,小米定然是舉步維艱,而現在,有了高通的專利授權保護后,歐美之路顯然會順暢很多。

如高通總裁德里克·阿伯利(Derek Aberle)所言:“高通致力于推動中國合作伙伴的成功,以此幫助他們的業務增長。能夠與小米達成此份新協議,我們感到非常高興。”看起來,有了高通“好兄弟”,這次小米的全球化之路應該能夠玩得轉了。真的會如此嗎?這里IT之家認為,高通的專利授權只能算是小米進入歐美這種成熟市場的一個敲門磚,要想在那里立足,小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先我們看到小米目前在美國市場投放的產品主要還局限于移動電源、小米手環以及其他手機配件等,小米最主要的手機產品尚未得到歐美用戶的廣泛認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核心科技的缺失。這個問題一方面也可以表現在專利上,要知道高通本次授予小米的僅限于3G和4G設備專利,而涉及手機的專利內容不盡其數,小米能否避開這些專利訴訟,是個問題。同時,核心技術的缺失使得小米手機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不足,雖然此前有傳聞小米在研發自主SoC,但是根據IT之家之前的分析,即便小米研發出了這種SoC,也應該主要被用于新興市場,在歐美這些地區,基本玩不轉。單純使用低價高配的“小米模式”或許在印度這些新興市場能夠湊效,而在成熟的歐美市場,很難成功。
當然,回過來看小米這次和高通的授權協議本身依然是值得看好的,它可以被認為是小米正式全球化的第一步。接下來小米要做的,就是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產品生態服務的建設,這些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雷軍在紅米Note3的發布會上表示要沉下心來做產品,也希望小米真的能有那種不爭朝夕之功的耐心。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站長資訊網